朝阳永续CEO廖冰:深耕金融数据分析 二十年磨一剑 把热爱做成专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汪友若)上海市浦东新区碧波路690号张江微电子港,金融数据及服务提供商朝阳永续座落在此。CEO廖冰从第一代红马甲到职业投资,再到2003年创立朝阳永续,廖冰及朝阳永续为金融行业贡献了许多有价值的数据和产品,也贡献了许多有趣的投资故事。
七月流火,廿载春秋,朝阳永续今年将迎来二十周年的纪念日。廖冰表示,创办公司是出于对投资的浓厚兴趣,但二次创业则是源于对企业的责任心,源于为金融行业赋能的初心。以数据为舟,以科技赋能,朝阳永续致力成为不可替代的数据和工具云服务商,对科技与金融场景融合应用的探索也从未停歇。
从子午信息到朝阳永续把热爱做成专业
(相关资料图)
廖冰的创业之旅始于1999年,在朝阳永续之前,他还与朋友共同出资设立了上海子午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子午信息”)。“当时公司想做一款程序化交易软件,但是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廖冰表示。在2000年,无论是当时的市场环境还是技术水平,都无法达到程序化交易的标准。2003年,子午信息宣告倒闭。
不过,这次短暂的创业挫折并没有让廖冰打退堂鼓。1970年出生的廖冰是中国第一代红马甲(交易员),钟爱股票研究和投资的他决定继续创业,这一次还是与“炒股”相关。而创立子午信息的初衷也给了他一丝不同的灵感:“解决不了程序化交易的问题,那就尝试做股票沙龙,把喜欢研究和投资股票的人聚集在一起。”2003年廖冰拿出100万元注册资本创立了上海朝阳永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朝阳永续成立初期,廖冰直言,公司的各项活动完全是出于对股票的浓厚兴趣。彼时,朝阳永续先后设立了Suntime线上论坛(即“中国研究员专业网”),之后又成立“向日葵俱乐部”线下沙龙,俱乐部汇聚了当时金融领域的各路精英,专注于成功投资方法论的研究。
多年的投资经验使得廖冰对投资有着比一般人更深的感悟,而在一次与向日葵俱乐部成员闲聊中,也让他发现了业内的一个普遍需求:市场一致预期数据。
“我热爱做投资,2000年在港股摸索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市场预期跟实际财务报表数据产生的差距将对股价产生巨大影响。”廖冰说。在他看来,股票的当前价格基本上反映了市场的一致预期水平,而卖方最新的研究数据与之前的市场预期水平形成的显著差距,可以提前预示股价的波动,因此也可以创造收益。
为了更准确地找寻其中规律,2004年3月,朝阳永续正式推出了中国盈利预测数据集成产品。该产品力图集合各家券商分析师调查研究得来的上市公司“卖方原始盈利预期数据”,去挖掘产生“一致预期数据”,以全面反映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水平,作为机构投资者重要的投资参考。同年朝阳永续公司即发起注册了“一致预期”和“Consensus Data”的注册商标,并于2009年成功注册。
与此同时,伴随着A股2006年至2007年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阳光私募”这一群体悄然壮大。2006年初夏,朝阳永续创办了中国私募基金风云榜评选及颁奖活动,从此每年一届,从未间断,目前已至17届,为行业遴选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私募机构。
从中国研究员专业网到一致预期数据库,再到私募基金风云榜平台,三大平台互为依托成功搭建起了一个投资者家园,而投资者家园背后凝结的是中国资本市场成长史中最早一批的参与者和爱好者。
从陆家嘴到张江高科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2013年是朝阳永续的转折之年。
回顾2013年,一方面是资本市场表现持续萎靡,上证指数在6月创下1849点的阶段低点;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加速腾飞,这一年是互联网金融爆发的元年。
“2003年我创立公司的愿景首先是满足自己的兴趣,但2013年发生了改变,我希望能做一个企业家,带领公司与时俱进。”廖冰说道,“那一年,我开始觉得企业必须转型。”
2013年开始,廖冰做好准备将公司账面上的全部2000万现金全部“烧”掉,招兵买马,引入高精尖的新鲜血液。2013年底,Go-Goal 1.0新一代终端产品问世,它是在专业数据库产品基础上衍生出集证券资讯、报告、数据于一体的投资研究分析工具,也是国内首款为中国投资顾问服务的标准化投研工具。作为CEO的廖冰从设计理念的提出到功能的研发体验全程参与,倾注了他多年投资的市场领悟。
不过,二次创业的路途并不平坦。除了人才,公司转型急缺的还有资金。2014年,廖冰启动了股票增发,并承诺个人增资。回忆起转型的艰难时,廖冰笑道:“当时我向全体股东宣布要转型,股票账面价值可能归零,不同意的话可以把股票按现在的每股净资产卖掉,大股东承诺回购。这个承诺发出去后,我变成了持股96%的股东。”
2015年起,朝阳永续公司开启了对外融资之路,总计三轮融资金额超过4个亿。其中,2016年,朝阳永续官宣获得蚂蚁金服C轮投资2.5亿元,蚂蚁金服也成为公司创始人廖冰之后的第二大股东,持股20%。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2015年,廖冰把公司从金融中心陆家嘴搬到了上海张江高科园区,更好地成为一家创业公司。
在采访中,廖冰提及一个他印象深刻的细节:2015年公司融资过程中,有一位投资人告诉他,并不看好朝阳永续的发展,因为往往一无所有的人创业成功的概率更大。
“这件事对我影响非常大,我在之后的若干年里都在反复思考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廖冰说道。在他看来,做好企业与做好投资截然不然,如何将产品做到不可替代,如何在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如何借鉴历史的经验,如何积极拥抱时代的变化都是企业管理者需要面对的考验。
从“一致预期”到“AIGC” 成为不可或缺的数据提供商
20年来,廖冰带领他的团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发明,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授权和著作权、产品登记证书,成为浦东新区企业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5月,朝阳永续“A股一致预期”数据产品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式挂牌。
据介绍,朝阳永续目前取得的专利集中在自然语言处理和PDF数据挖掘上,其中PDF数据挖掘的几项专利,直接赋能公司核心业务盈利预测数据库,通过专利算法实现研究报告中的盈利预测数据,三大报表数据挖掘,节约人工,降低成本;同时大幅提升数据生产效率,使得研究报告中的预测数据能第一时间推送给客户,助力客户挖掘新的有效因子。
自然语言处理相关专利则主要处理新闻资讯,形成热点及推荐,帮助投资者在海量的资讯信息中抓住热点重点,从而发掘潜在的投资机会。公司的自然语言处理类专利,在智能客服领域也有应用,大幅降低客户使用朝阳永续数据的门槛。
展望下一个20年,廖冰认为AIGC代表的人工智能方向是公司需要“积极拥抱的变化”。
廖冰认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代表的技术革命有望推动所有行业进一步降本增效。当前阶段主要还是提供算力的服务器、芯片等硬件端盈利;接下来还会轮到提供算法的端口盈利,即通过理念和技术进行知识库训练和推理的阶段;最后等到各行各业商业模式落地的阶段,提供数据支持的平台则有望盈利。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专业领域的MaaS (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务)平台将成为主流商业模式。
“这对于我们公司而言是巨大的机会。当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落地的时候,是期望能够与有优势的、有代表性的公司合作。在垂直应用上积累足够多的不可替代的数据,能够给出好的行业解决方案,这是朝阳永续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优势,同时也是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廖冰说道。
廖冰表示:“无论是什么模型,都不可能通吃一辈子。特别是当下资本市场风格变化很快,能否将数据以及基于数据所开发的策略、工具的价值最大化,最终还是取决于投资人自身对市场、数据的理解及认知。而朝阳永续所坚持的,就是在市场的往返中不断进化,将数据的稳定性、完整性以及对工具、策略的开发做到行业第一,挖掘、放大数据的价值。”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