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全观|家装不仅仅是家事,多管齐下严守“承重墙”等安全红线
家装是谁的事?哈尔滨租户私拆承重墙事件,再次提醒家装不仅仅是家事,也不仅仅是楼上下的邻里之事。它是社区之事,甚至是一城之事,关乎人民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关乎人民的美好生活。
(以上为哈尔滨租户私拆承重墙现场组图,叫人触目惊心)
(资料图片)
承重结构是房屋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被损坏,极易影响房屋的结构稳定,甚至会引起房屋坍塌等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虽然,家装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虽然,我国早有《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规定,在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中,禁止未经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但是,不同程度的私拆承重墙事件在各地依然时有发生。
原因在哪?一方面,一些业主缺乏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一些老旧小区往往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为了使房屋采光、通风更加明亮、宽敞,不少业主抱着侥幸心理拆除房屋承重墙结构。加之,一些装修公司抱着“万事找业主”的心态,对于自身专业的把关并不够严谨与坚持。
因此,即使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领先全国的上海,在2021年里,上海市城管部门查处住宅小区内各类案件4975起中,突出问题就包括群租、占用物业共用部分以及损害房屋承重结构等。2023年,上海有关部门通过对往年12345投诉家装行业数据的回顾,发现工地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长期困扰消费者。
哈尔滨租户私拆承重墙事件,暴露了家装行业的安全“红线”问题,仍然时时刻刻需要强调“防患于未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多管齐下进行管理与普及教育。
第一,作为最靠近“现场”的居委与物业公司,应该加强对住宅装修活动的日常巡视和监督,针对管执联动事项范围做到早发现、早劝阻和早上报。
第二,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继续用好“城管进社区”这一机制,在依法履职的同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有力聚合社区多方资源共管共治,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小区治理日常,着力解决社区居民“急事、难事、愁事”,为排除小区住宅隐患、优化提升社区居住环境品质提供坚强的执法保障。
第三,教育与处罚并行。其一,对相关物业企业以及装修企业要进行集体约谈,并举行专题培训会;其二,对居民要进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普法教育。
第四,可以借鉴建筑工地管理办法,落实装修工地施工信息公开公示,明确问题建议反馈渠道,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
第五,切实发挥行业自律的社会组织作用,通过建立为民监理服务、信息公开公示、评优评先等机制,帮助市民遴选优秀的装修服务企业,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第六,结合数字化转型,着力解决相关部门发现难、协作难、取证难、执行难等问题,实现共治共管。从而有力加强对市民投诉集中的群租,破坏承重墙等一些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住宅小区的整个环境综合治理做一个全面提升。
第七,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发挥12345热线等等第三方监管与沟通桥梁的作用。努力从源头预防、化解隐患和矛盾,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此外,还应加速推进专业测评人员持证上岗行动,在消费者预约后,对消费者的装修前、装修中、装修后等不同环节,提供相应的支持。
砸掉一堵承重墙,损失超过1.6亿元,导致整栋居民楼200多住户被疏散……现在,相关责任人基本明确没有赔付能力,给后续处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民建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网中国商务频道主编梁长玉表示,要避免哈尔滨砸承重墙事件再次发生,关键在于推动装修工地规范化管理,建立信息公开公示制度,明确问题反馈和受理渠道,发挥群防群治的优势,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他认为,无论是制定装修工地的规范化管理标准,还是建立信息公开公示制度,行业协会都应该主动作为,也大有可为!
总而言之,要让市民不再为家装服务头痛心忧;要将“诚信、质量、服务”这些家装行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元素,上升至更高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