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企业资讯 > 正文

民企风云录丨肖湘江:让人类没有难做的工作

2023-05-04 22:08:19 红网

肖湘江。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杨 张必闻 长沙报道


(资料图)

湖南省是我国人工智能的重要发源地。1981年,中国第一届人工智能学会在长沙成立;1982年,中国第一本人工智能科技刊物《人工智能学报》在长沙创刊;2011年,中国第一个人工智能项目在长沙验收……“智能湘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让人类没有难做的工作”。走进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能机器人公司”),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作为“智能湘军”代表,这家脱胎于国防科技大学的“人工智能+互联网+机器人”整体方案提供商,如今已是国内健康服务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

与机器人“结缘”

2000年11月29日,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仿人型机器人——“先行者”,实现了机器人技术的重大突破。作为当时的自动控制系大二学生,超能机器人公司董事长肖湘江记忆犹新:“那是我第一次见机器人,它能步行,能讲话。别看它做不了复杂的交互,在当时,仿人型机器人已经是尖端技术的代表。”

从那时起,肖湘江便对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的学习生涯中,他多次担任队长带领校队参加国家级机器人大赛并取得佳绩。由于实践能力突出,大学毕业后的肖湘江破格留校任用,从一名助教到原国防科大自动化系副主任、机器人交叉研究中心主任,他渐渐成为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和虚拟现实等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

“让人类没有难做的工作”标语。

2015年,肖湘江基于已有的机器人技术,研发出了全球首款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产品不仅创新性地叠加了安保与服务两大功能,还首创了高压放电的非致命防爆叉,填补了公安行业“事中处置”的装备空白。

产品发布后,20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并在机场、海关、酒店等多种场所广泛应用,成为中国安保机器人行业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一炮打响之后,肖湘江成了业内“红人”。有应用需求的企业纷纷找到国防科大,希望能个性化定制机器人;各路嗅觉灵敏的投资人也找到肖湘江,希望能投资他的团队。

从学者到企业家

肖湘江是宁乡人,在他心中有一颗天下为公、经世致用的种子,只待春暖花开时生根发芽。

2016年,肖湘江向组织递交了转业报告,和前期转业的伙伴们一起创立了超能机器人公司。都说军人退役不褪色,肖湘江就此完成了从科研人员到民营企业家的身份转变。

对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来说,创业之初总是艰难的,肖湘江也不例外。科研只需要成果,但企业需要产品。如何让校园里的样机成为客户喜爱的产品?

肖湘江回忆,晨检机器人刚推出时,由于供应商的线路问题,显示屏经常黑屏,导致很多客户退货。后来,肖湘江在幼儿园园长的启发下,发现是电磁屏蔽出了问题,便带领团队迅速解决问题,优化了产品性能。“要干企业,你就不能只懂学术研究,产品化的经验同样重要。”

健康服务机器人。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是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比起动辄三五年的研发周期,最令肖湘江头疼的,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记得公司刚刚研发出家庭健康服务机器人后,就有人给肖湘江反映,有不良商家买了自家的机器人后拆解仿制。“我当时心态比较稳,一来我们的产品技术比较难,想仿制不是件容易事;二来有人愿意仿制,说明我们的产品好。”肖湘江称。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逐步完善。目前,超能机器人公司已申报专利近百项,授权专利88项,授权发明专利17项,获软件著作权41项,获得质量体系认证(国标)、双软认证 。

拒绝“卡脖子”

如今,超能机器人公司已成立近7个年头。受国内国际多重因素的影响,当时迎着风口投身人工智能行业的同规模公司多数风雨飘摇,但超能机器人公司却一路稳扎稳打,逆势而进,研发出全国首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健康服务机器人。

逆势而进的秘诀是什么?在肖湘江看来,是公司拥有“机械结构一硬件电路一人工智能算法一互联网软件一大数据系统”全链条自主技术的硬科技团队,这在全国范围来说,都是少有的。

如果说国防科大的科研实力赋予了公司做全链条的实力,那么肖湘江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的性格就是公司勇往直前的底气,“我们也知道做全链条难度大,但是只有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不会被人‘卡脖子’。”

“电子狗”机器人。

除了全链条发展,追求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也是超能机器人公司激流勇进的秘诀之一。彭少溢是公司测试品控部部长,解决隧道式血压仪的精准度问题是他任职以来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人类的胳膊粗细不一,让机器人测量血压时做到精准和舒适并不容易,市面上很多产品能测个大概,但我们要求精准。”彭少溢说,“近半年的测试中,团队里很多人手臂都测紫了,可能我们骨子里对精准有执念,就想着要做就要做最好。”

经过一次次调研评审,一次次修改方案、一次次推翻重来,彭少溢和同事们接连攻克了算法、滑片、语音交互等近百个问题,最终得出了最优的方案。像彭少溢这样追求卓越的年轻人,在公司里还有很多,年轻人敢闯敢创敢干的劲头,成为肖湘江得力的“助攻”。

“未来,我们想推动机器人在各个垂直细分领域的普及应用,帮助人们去做他们做不了、做不好、不愿做的事情,通过机器人实现‘让人类没有难做的工作’这一愿景。”肖湘江信心满满地说。

相关报道:

民企风云录丨吴太兵:从数字创意到元宇宙抢占市场发展先机

民企风云录丨刘新安:破而后立,用品质把握市场的脉动